2020年12月17日,晋能控股集团旗下规模最大的子公司——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正式成立揭牌。作为晋能控股集团的核心支柱产业,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目前煤矿总计264座,产能约4.4亿吨,分布于山西、内蒙古、新疆3省(自治区)15市,被喻为能源“航母”战斗群中的“巡洋舰”,它的远航为晋能控股集团打造世界一流现代能源企业、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提供着有力支撑。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总资产达到6700亿元,占晋能控股集团的60%;职工36万人,占晋能控股集团的76%;煤炭产能约4.4亿吨。将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比作晋能控股集团的‘巡洋舰’,不仅意在表明其在晋能控股集团六大子公司中的体量规模最大,更寄托了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具有肩负着晋能控股集团发展脊梁的重任。”晋能控股集团战略和改革发展部副部长马文章如是说。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成立揭牌前一周,晋能控股集团承办的2021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大会圆满闭幕,此次交易会共签订煤炭购销合同13.75亿吨,其中晋能控股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6.66亿吨,创历史新高!这标志着晋能控股集团这艘能源“航母”正式在全国市场起航。
“建成‘高标准、高效率、成本优、智能化、环保型、本安型、效益好’的世界领军企业。”把准了航行方向,唯有实干担当,才能铸就辉煌。
今年一季度,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各单位真抓实干、开拓进取,着力推动煤炭主业升级做强,圆满完成各项指标任务,实现了首季“开门红”——生产煤量同比增幅11.3%,总销量同比增幅15.3%,利润同比增幅206.9%,持续保持了安全生产平稳运行。从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更是传来喜报:截至3月底,新增注册交易商901户,同比增加718户;共开展市场化交易1379场,同比增加1206场;成交量1668.24万吨,同比增加1410.25万吨。
智能化建设领跑现代矿井发展
从可预见的情况看,巡洋舰在航母编队中的地位将不会改变,并将向精品化发展,粒子束、激光、电磁炮等新概念武器,将优先在巡洋舰上得到验证,并优先装备。精品化的发展方向与智能化的全面建设不谋而合。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智能化矿山建设让企业尝足了甜头,特别是随着5G网络的应用,智能化工作面的优势更加凸显。在2020年12月22日我省召开的煤矿智能化建设现场推进会上,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葛世荣说:“煤矿的新发展道路,就是要将新兴的科学技术、高新技术与煤炭工业生产深度融合,达到无人化的效果。”
为了朝着这一目标不断迈进,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加快煤矿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步伐,先后与中国移动公司、中国联通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华为公司进行了战略合作,建立了2个重点实验室、8个科研课题,依托实验室的技术与人才优势,结合国内目前矿山安全信息化发展所遇到的瓶颈与难题,深度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和攻关。
在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塔山矿,新启用的智能化调度指挥中心融合了智能化综采掘进、智能化主辅运输、智能化供电排水、地面经营与安全管理等系统,依托5G智慧网络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塔山矿率先在全煤行业推广应用“网约车”模式,实现了井下无轨胶轮车运行管理的全面数字化、智能化,整体运行效率提升了30%左右。
在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同忻矿,随着综采、掘进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推进,减人提效的效果也越发明显,这让一直从事井下一线工作的综采二队技术主管王亚军深有感触:“随着智慧矿山建设的不断推进,从每班18人减到了8人,从单产66吨/工到现在的88吨/工,我们实现了大的技术变革,人越来越少,但我们单产能力越来越高!”据了解,当前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已完成26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建设,并正在完善3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相关设备的安装。引进的轨道机器人、智能捡矸机器人以及变电硐室、水泵房、皮带巡检机器人,实现了对井下重要区域全方位、无死角的巡查监控。而5G+智能采煤、5G+智能辅助运输、5G+无人机巡检、5G+高清工业应用视频等更是让“5G+智慧矿山”在晋能控股集团大放异彩。塔山、同忻等智能化工作面具备了全方位视频监控、实时变频调速、系统安全可靠等5大显著优势,实现了安全生产调度管理由单因素、单环节、数字化向多专业、多平台、智能联动转变,引领了全煤行业智能发展。今年,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又规划启动马道头、马脊梁、寺河、长平、王庄5座智能化矿山建设,实现了矿井安全生产管理等重要环节“监、管、控一体化”的全流程数字化运行模式。到2022年,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将实现规模以上矿井智能化全覆盖。
凭借着煤炭开采方面的丰富经验和成熟技术,晋能控股集团煤炭开采已形成从机械化到自动化、再到智能化的发展趋势,煤矿智能化建设速度逐年加快,防范化解安全风险能力持续增强。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生产技术部部长牛福龙表示:“现在,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先进产能占比逐年递增,整合后,2020年占比为78%。今年,我们将继续大力培育先进产能,确保占比达到82%。”
科技创新掀起煤炭开采技术革命
科技的发展推动着作战舰船的发展。在军事战斗中,尖端武器、先进技术、敢于斗争的精神和胆略均是一种威慑。回看煤炭开采技术革命,手工开采、机械开采,再到智能开采,采煤方式的一次次跨越,正是敢于探索、敢于钻研的创新精神驱使的结果,更是“巡航舰”敢战能胜的根本。
晋能控股集团正式挂牌成立不久,晋能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金刚在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寺河矿调研强调:要大力推广应用小煤柱和智能化开采技术。之后,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各单位按照“一面一策”原则,全面推进小(无)煤柱开采技术的应用。2020年全年,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直属矿井、直属子公司回采的小(无)煤柱工作面涉及30座矿井55个工作面,多采出煤量512万吨。
说到小(无)煤柱开采,这要追溯到2012年。当时,大部分生产矿井留置的煤柱有38米,集团公司(原同煤集团)为了最大限度地回收煤炭资源,推动矿井科学发展,便着手立项研究小煤柱开采应用技术,并率先在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塔山矿拉开了实施小(无)煤柱的序幕。摸着石头过河,就得先稳一步,再迈一步。为将全新的开采技术成功嫁接到更多的矿井,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成立了(小)无煤柱试验领导小组,引进试验、研究破解核心技术再进行推广,自此,越来越多的矿井开始推广应用小(无)煤柱开采技术,这可谓实现了革命性的降本增效。
走进寺河矿生产技术管理部会议室,墙上的小(无)煤柱开采项目进度图格外醒目,上面细致地记录着项目各个关键流程的时间节点。“我们最初试验小煤柱角焊工艺,综合各方因素,将原有与采空区45米的净煤柱缩小为9.5米。下一步,我们将大胆革新,朝着6~8米迈进。”寺河矿生产技术管理部部长豆曙杰说。寺河矿只是四个煤炭事业部众多矿井推广应用小(无)煤柱开采技术中的一个缩影。今年,晋能控股煤业集团计划在63座矿井113个工作面推广小(无)煤柱回采,在84座矿井156条巷道推广小(无)煤柱掘进,以实现矿井绿色开采、科学发展。
对采煤方式的探索、钻研再到推广应用,只是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的一个方面。回望“十三五”,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借助科技平台优势,先后获得19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24项授权专利,参与制定了13项国家标准、14项行业标准,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联合攻克了高灰熔点无烟块煤熔渣气化世界性难题。与此同时,“亿吨级老矿区科学开采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特厚煤层双临空综放工作面巷道矿压控制技术研究”“特厚煤层原位扰动力学行为及采场矿压控制”等一系列技术的推广应用、智能化矿山的建设,均为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的矿井安全、生产效率、煤质产量的稳定作出不可估量的贡献,更让晋能控股集团成为煤炭行业特厚煤层智能化开采的领跑者。
放眼“十四五”未来发展美好可期
展望未来,新一代巡洋舰将采用模块化设计,其信息化程度将会更高,反观晋能控股煤业集团这艘“巡洋舰”,5G技术的加持使其信息化智能化程度持续提升,智慧能源发展指日可待。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纪委书记张宏如对煤矿发展展望:“到‘十四五’末期,我国将建成智能化生产煤矿数量1000处以上,培育3至5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煤炭企业,组建10家年产亿吨级煤炭企业。”这意味着未来五年,煤炭开采将开足马力向智能化转型升级。
目前,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的煤炭开采已经实现了单个系统、单项技术的智能化,像巡检机器人、捡矸机器人的研发应用就实实在在代替了部分人力,而这也只是采煤从机械化向智能化转型的“雏形”。就在近期,拥有丰厚技术积累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华为也加入了“矿工”行列,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快煤矿的智能化转型升级,这无疑为晋能控股煤业集团之后的发展开了好头。据了解,目前华为智能矿山网络产品已经通过了煤矿安全认证,具备了行业准入基本条件。
作为“航母”战斗群的核心,晋能控股煤业集团下一步将紧紧围绕“65266”规划目标,全力建设一批高产高效、智能化矿井,产能核增一批有潜力矿井,去产能一批落后矿井,在省内外获取一批不少于100亿吨资源,拓宽绿色路径,建设智能产能,逐步做强做优做大,确保实现向智能系统化、绿色低碳、本安高效、创新驱动和要素驱动并举的跨越,确保煤炭产量达到5亿吨,力争6亿吨的目标,全力扛起重任,挺起晋能控股集团发展脊梁。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化工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化工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