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依存度超过48% 进口聚乙烯都从哪国来?

2020-11-25 15:26:03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观察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聚乙烯消费国,占全球聚乙烯消费量的30%左右。不过,尽管新装置不断上马,但国内产能增速仍赶不上国内消费的快速增长。同时,国内高端聚乙烯严重稀缺,供需缺口只能依靠进口补足。

  聚乙烯居全球五大功能树脂之首,应用于国民经济的诸多领域,大到汽车航空,小到打包盒、塑料袋,从医疗设备、农业地膜到食品包装、穿着饰品,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它。聚乙烯按其生产工艺不同,可分为高压聚乙烯(釜式法和管式法)、中压聚乙烯(溶液法)和低压聚乙烯(淤浆法和气相法)3种。聚乙烯品种主要有高压低密度聚乙烯、低压高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特殊性能(高端)聚乙烯等。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聚乙烯消费国,占全球聚乙烯消费量的30%左右。不过,尽管新装置不断上马,但国内产能增速仍赶不上国内消费的快速增长。同时,国内高端聚乙烯严重稀缺,供需缺口只能依靠进口补足。尤其是己烯共聚聚乙烯、辛烯共聚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茂金属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等。

  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聚乙烯进口量达1666.55万吨,同比增长18.8%,对外依存度达48%。那么,进口聚乙烯都来自哪些国家?对中国聚乙烯市场影响有多大?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等分析表明,中国聚乙烯进口来源涉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东地区的沙特、伊朗、阿联酋,东南亚地区的新加坡、泰国以及韩国是中国聚乙烯传统进口来源国。最近3年来,印度进入中国前十大聚乙烯进口来源国。2020年上半年,俄罗斯飙升到中国第六大进口来源国。作为全球聚乙烯产量最大的美国,近两年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对中国出口受到压制,但今年美国聚乙烯出口中国数量大增。

  以下按2019年来源国进口量具体分析。

  第一进口国:沙特

  沙特目前拥有1030吨聚乙烯产能,仅次于美国和中国,排在全球第三位。自2017年取代伊朗成为中国最大的聚乙烯进口来源国以来,沙特连续3年保持第一的位置。2017年和2018年中国分别进口沙特聚乙烯234.73万吨和315.01万吨,2019年进口量达385.88万吨,同比大幅增长22.5%,占中国聚乙烯进口总量的23.15%,比2018年提高0.45个百分点。其中,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进口量全部创新高。

  受全球新冠疫情肆虐影响,今年上半年,沙特出口中国的聚乙烯为173.18万吨,增速放缓,但依然居首位。

  第二进口国:伊朗

  中国是伊朗聚乙烯最主要的出口目的地,占到伊朗聚乙烯出口量的80%左右。在2017年之前伊朗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聚乙烯进口来源国,2017年以后被沙特超越,现在是中国聚乙烯进口第二大来源国。2019年伊朗向中国出口3种聚乙烯总量为255.57万吨,占中国聚乙烯总进口量1666.56万吨的15.33%。

  伊朗向中国出口以低密度聚乙烯及高密度聚乙烯为主。伊朗低密度聚乙烯在农膜等下游产业认可度较高。今年上半年伊朗出口中国聚乙烯为113.85万吨,增速下滑,但其低密度聚乙烯仍旧保持中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受国际社会和美国制裁影响,伊朗聚乙烯扩能计划多数搁浅。这也造成中国低密度聚乙烯供应紧张,价格大幅攀升。

  截至2019年年底,伊朗聚乙烯年产能总计781万吨。其中,低密度聚乙烯共8套生产装置212万吨;高密度聚乙烯共14套生产装置367.5万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4套生产装置97.5万吨;全密度聚乙烯共4套生产装置104万吨。

  第三进口国:阿联酋

  目前阿联酋聚乙烯年产能达387万吨,年出口量超过300万吨,中国是其最大的出口目的国。2019年阿联酋出口中国聚乙烯为149.03万吨,占其出口总量的50%。今年上半年阿联酋出口中国聚乙烯为87.17万吨,占上半年中国聚乙烯进口总量869.76万吨的10%。阿联酋对中国聚乙烯市场供给具有与伊朗同等重要的地位。

  第四进口国:韩国

  韩国聚乙烯年产能为770.3万吨,其中低密度聚乙烯产能为186.8万吨,高密度聚乙烯产能为289万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产能为203.5万吨,全密度聚乙烯装置产能为89万吨。韩国本土聚乙烯年需求量在300万吨以上,韩国为聚乙烯贸易净流出国。韩国与中国隔海相望,与中国长期保持着畅通的货物贸易关系,对中国聚乙烯贸易条件得天独厚。

  2017~2019年,中国进口韩国聚乙烯年均增长11.79%,2019年达到120.76万吨。不过,虽然自韩国进口数量保持两位数增长,但由于中国自沙特和伊朗等国进口数量增长更快,所以韩国聚乙烯货源在中国进口总量中的占比在不断下降,从2017年的8.19%降至7.24%。

  今年上半年,韩国出口中国聚乙烯达74.10万吨,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第五进口国:新加坡

  新加坡石化工业发达,毗邻马六甲海峡海运便利。目前新加坡共有5家聚乙烯生产企业,年总产能为293.5万吨,新加坡为中国进口聚乙烯第五位来源国,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茂金属聚乙烯进口来源地。2019年中国进口新加坡聚乙烯达112.6万吨,占中国进口总量的6.8%。2020年上半年新加坡出口中国聚乙烯54.76万吨,继续保持第五位。

  茂金属聚乙烯是新一代聚乙烯产品。与传统聚乙烯相比,茂金属聚乙烯分子量分布较窄、分子链结构规整,其力学强度高、光学性能好。茂金属聚乙烯按照密度情况等可分为弹性体、塑性体、极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等不同类型。中国茂金属聚乙烯严重不足,每年进口量在100万吨左右,其中80%来自新加坡。新加坡的茂金属聚乙烯来源国地位目前无可替代。

  第六进口国:泰国

  泰国有较为成熟、相对先进的石化工业,泰国国家石油公司、暹罗水泥集团公司在首都曼谷马塔府建成闻名于世的化工产业园区。

  据统计,目前泰国聚乙烯年总产能为384万吨。2019年泰国出口中国聚乙烯为89.85万吨,占中国进口总量的5.39%,居主要进口来源国第六位。2020年上半年,中国进口泰国聚乙烯继续小幅增长,达到47.26万吨,预计全年进口量可突破90万吨。

  第七进口国:印度

  2017年之前印度国内聚乙烯供不应求,几乎没有出口。2017~2019年,印度信诚工业公司、OPAL公司以及盖尔公司10套聚烯烃装置共计年产能297万吨陆续建成投产,印度变成聚乙烯净出口国。

  印度聚乙烯产能集中度极高,大部分集中在古吉拉特邦,年产能超过508万吨,超过中国聚乙烯年产能最大的浙江和广东两省之和,占印度聚乙烯年总产能703.5万吨的72.08%。古吉拉特邦石化产业规模甚至已超越新加坡裕廊岛和韩国蔚山。另外,印度斯坦石油公司-米塔尔能源公司在旁遮普邦珀丁达建设的包括1套45万吨高密度聚乙烯装置的项目将在2021年投产。届时印度聚乙烯年总产能将达750万吨,成为全球重要的生产国之一。

  2018年印度政府出台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禁令,其聚乙烯产能过剩突显,出口量持续增长,特别是对中国市场销量攀升,当年达到62.87万吨。印度当年超过卡塔尔、美国,居中国聚乙烯进口来源国第七位。2019年中国进口印度聚乙烯为80.46万吨,占中国聚乙烯进口总量的4.83%,保持在第七位。

  2020年1~6月,印度对中国聚乙烯出口量同比继续增长,达到41.68万吨,但被俄罗斯超越,排在进口来源国第八位。相关机构预测,今年印度货源可达85万吨。

  第八进口国:卡塔尔

  卡塔尔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成就其较为发达的石化产业。卡塔尔2019年聚乙烯产量220万吨的绝大部分出口,出口到中国68.35万吨,在中国聚乙烯进口来源国中居第八位。

  第九进口国:美国

  美国至今保持着聚乙烯全球第一大生产国地位。美国聚乙烯生产企业高度集中,85%的产能集中在墨西哥湾地区的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全球几乎所有的跨国公司都在美国建有聚乙烯生产装置。

  2015年美国页岩气产量大幅提高,当年也成为美国聚乙烯装置建设的井喷元年。2015~2019年,美国聚乙烯年产能分别达到1528万吨、1535.5万吨、1815.5万吨、2184.5万吨和2475.5万吨。根据美国化学协会公布的信息,2020年美国聚乙烯产能继续快速增长,计划投产317.5万吨。不过,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新建装置推迟,预计2020年年底年产能将达2710.5万吨。

  美国国内市场成熟,年需求量在1500万吨左右,新增产量多以出口来消化。2019年其出口量首次突破800万吨达到887.5万吨,占其2133.8万吨年产量的41.6%。

  2016~2018年美国出口中国聚乙烯数量分别为39.5万吨、58.2万吨、69.01万吨,持续增长。随后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美国聚乙烯对中国出口受到压制。2019年中国仅进口美国聚乙烯55.85万吨,占中国聚乙烯进口总量的3.35%。不过,2020年上半年中国进口美国聚乙烯数量大幅增长。根据美国化学协会统计数据,1~6月中国进口美国聚乙烯达59.4万吨,超过去年全年进口量,增幅62%;7~8月中国单月进口美国聚乙烯均超过20万吨;预计全年进口量将超过150万吨,同比增长超过170%。2020年中国进口美国聚乙烯暴增原因有二:一是美国连续3年新增产能900多万吨,国内市场饱和,产能过剩约1000万吨,被迫降价外销;二是中国方面积极落实年初中美元首达成的贸易协议。

  第十进口国:日本

  日本石化产业20年前已定型。日本知名石化企业包括三菱化学控股株式会社、三井化学株式会社、住友化学株式会社等。日本大型石化企业的聚乙烯产能主要在本土以外,包括东南亚的新加坡、中东的沙特以及美国。

  目前日本本土聚乙烯年产能为425.9万吨。其高端料和专业料比例高于韩国,多自用和出口欧美,对中国市场出口较少。2019年日本出口中国聚乙烯仅25.01万吨,占中国进口总量的1.5%,占中国市场总消费量的0.67%。低密度聚乙烯方面,日本对中国供应部分高压交联料以及部分副牌料;高密度聚乙烯方面,日本以对中国供应少量正牌中空、拉丝产品为主,还有部分转产过程中的副牌料;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方面,日本以对中国供应少量茂金属聚乙烯为主。

  今年上半年,日本出口中国聚乙烯仅为4.89万吨。

  后起之秀进口国:俄罗斯

  受地缘政治影响,俄罗斯石化产品出口空间受到挤压,石化产业发展滞后。2019年之前,俄罗斯聚乙烯产能较小,出口量不大,多数在独联体内部贸易。2019年9月,西布尔有限责任公司150万吨新建装置投产后,俄罗斯聚乙烯年产能快速提升到402.5万吨,产量迅速增长,出口能力大幅提升,过剩产量大量流入中国市场。2020年上半年,俄罗斯出口中国聚乙烯数量暴增到47.96万吨,超过泰国排在进口来源国第六位。预计2020年全年俄罗斯聚乙烯对中国出口量可达95万~100万吨,成为中国主要进口来源国之一。

  编后:

  要和这些国家搞好关系

  当前中国聚乙烯对外依存度超过48%,而且据相关机构预测,在未来5年甚至10年时间,中国聚乙烯都不能做到自给自足。文章中透露出的这个情况吓了编辑一跳。

  文章告诉我们,中东地区沙特、伊朗、阿联酋和卡塔尔4国聚乙烯货源在中国市场独占鳌头,无可取代,对中国聚乙烯市场的安全保供至关重要。但我们也知道中东这个地区十分动荡。伊朗控制的霍尔木兹海峡是中东地区最重要的海上运输通道,而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已严重影响伊朗各种石化产品的出口。日后哪一方下个狠手,对中国聚乙烯进口货源的畅通都会产生影响。

  文章还告诉我们,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聚乙烯生产国,印度和俄罗斯的聚乙烯产能也在快速增长,而新加坡、日本的聚乙烯高端料和专业料独步天下。我们看看,在这些国家中,差不多半数与中国的关系曾经或正在交恶。它们谁想单独或联手利用聚乙烯拿中国一把,都不是没有可能。

  从以上情况来说,中国聚乙烯产业发展任重道远,产量和质量,一个都不能少啊!

  好在中国的市场潜力足够大。有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人均聚乙烯消费量约23千克/人,与美国、西欧、韩国和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40千克/人的消费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未来需求增长空间还很大。只要我们把这个市场维护好,不信那些聚乙烯出口国有钱不赚。

  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尽快提升自己的研发水平,提升整个聚乙烯产业的技术水平,尽快摆脱对别国的依赖。自己有本事有东西,还怕谁?还怕什么?

  同时,我们也要想得更深一些。相信聚乙烯只是中国众多需要进口的产品之一。从吃的到穿的、用的,中国还有许许多多因为数量和质量原因不能自给自足而需要进口的产品。确实,相对众多人口,中国资源不算丰富。在这种难以改变的条件下,要想保证14多亿人拥有一定质量的生活水准,中国必须要保持进口通畅,必须要和各国特别是那些有资源有技术有产品的国家搞好关系。非此,中国人民的日子就很难过。新中国前30年无法解决的温饱问题,一改革开放就丰衣足食了。这就是明证。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化工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化工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首页 产品 商机 CAS 商城

化工助手-化工数据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