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分歧加大 沪胶振荡运行

2020-12-17 10:07:29 来源:期货日报

  后市预计在14000—15000元/吨徘徊

  随着前期利多因素的消化,原料进口关税下调预期增强、海外疫情加重诱发国内轮胎出口放缓,以及交易所沪胶仓单快速增加,对盘面构成压制。多重利空共振,令近期沪胶期货2105合约弱势下行,在下探至14200元/吨一线后才止跌企稳。由于国内新车产销数据偏乐观,多头重振士气,预计后市胶价转为区间振荡。

  产区减产预期仍存

  疫情暴发叠加产区雨水较多,割胶作业受阻,胶水产量减少。据国际三方橡胶理事会(ITRC)预估,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三国2020年天然橡胶产量较2019年的879万吨减少85.9万吨,且产量下降过程将持续到2021年一季度。此外,天胶生产国协会(ANRPC)的最新报告显示,2020年1—10月,ANRPC成员国天然橡胶合计产量为878.25万吨,较2019年同期下降8.25%。其中,泰国累计减产2.04%,印度尼西亚减产13.18%,马来西亚减产11.54%,越南减产5.06%,印度减产3.31%。与此同时,我国天然橡胶累计产量为54.26万吨,较2019年同期下降16.82%。从产量和同比数据看,目前减产势头尚未终结。眼下,我国云南和海南产区陆续进入季节性停割期,这意味着后期国内全乳胶供应更加紧张。

  进口关税大概率下调

  临近年底,RCEP签署或加快我国调降2021年天然橡胶进口关税。当前,我国天然橡胶对外依存度超过80%,而天然橡胶进口关税施行20%从价税或1500元/吨从量税(二者从低计征)的征税标准。近年来,取消天然橡胶进口关税,并给予国内胶农适当补贴的呼声越来越高。高关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内橡胶轮胎产业的发展。RCEP签署后,我国从东南亚进口天然橡胶的关税有望逐年调降并真正实现零关税,这对胶价势必形成利空。预计2021年国内天然橡胶进口关税大概率顺势下调。

  外部疫情削弱轮胎出口

  虽然欧美国家疫苗研制进程加快并开始陆续接种,但接种普及并控制疫情扩散需要时间。可以说,今年年底至2021年一季度,疫情仍将冲击轮胎和车企的开工,导致我国轮胎对外出口放缓,进而打击国内轮胎行业开工积极性,最终削弱原料天然橡胶需求。

  车市需求好于预期

  受益于11月宏观经济持续回暖,国内汽车市场需求稳中向好。据中汽协的数据,2020年11月,汽车产销延续增长势头,产销量均创年内新高,分别达到284.7万辆和277万辆,环比增长11.6%和7.6%,同比增长9.7%和12.6%。此外,1—11月,汽车产销2237.2万辆和2247万辆,同比下降3.0%和2.9%,降幅与1—10月相比,分别收窄1.6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12月,多数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就要到期,加上年底会为冲量而开展营销,当月销量环比势必上升,但同比将有所下降。短期消费数据偏乐观,限制了胶价回调空间。

  整体来看,目前胶市多空分歧加大,在调降关税的利空预期未兑现以及外部轮胎需求减弱的背景下,胶价短期面临回调压力,但缺乏深度下探的空间,预计后市沪胶2105合约继续在14000—15000元/吨的区间内整理。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化工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化工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首页 产品 商机 CAS 商城

化工助手-化工数据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