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截至12月20日,中国石化东胜气田非管道回收气年产量达到1.0007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4%,这也是东胜气田开展非管道气回收业务以来,年产量首次突破1亿立方米,已成为公司新的产量增长点和效益贡献点。
随着东胜气田开发时间的延长和新建产能的持续推进,未接入管网的边远井、长停井和低产井日渐增多。为推进低效井和关停井的产能释放,负责东胜气田非管道回收气监督管理的华北油气采气二厂综合管理队紧盯提产量、保效益两大任务,他们通过CNG移动回收装置,在井口现场回收。有效盘活关停井、低效井资源,提高天然气采收利用率,成为气田上产的有效补充。
针对高度分散的、有产能的、进入不了集输的新井及试气试采的放空气井,优选适用于东胜气田的“移动式橇装CNG回收”工艺模式,将天然气进行压缩(CNG),再运用车载式回收设备进行转运,在输气管线固定位置进行回注。让移动回收真正“动起来”,把原本不能生产的产量“捡回来”,实现应收尽收,方气归仓。
“要想提高产量,只有打破‘靠天吃饭’模式,打破‘老方法经营’模式”,综合管理队负责人张珩说。
非管道气回收回注生产全凭槽车进行拉运,沙尘暴、雨天、雪天、积冰等恶劣天气车辆无法正常行驶,产量的增减全由老天爷说话,回收气队伍员工满面愁容地说:“我们也是靠天吃饭的职业。”
然而,层层困难阻挡不住他们争气上产的决心。沙尘暴来,所有人戴上脖套、口罩和墨镜,顶着风沙坚持生产作业,每个人身上都是一层黄沙,如同穿上了“黄金甲”势如破竹攻坚创效的战士。雨雪冰冻天气欲来,提前关注天气道路情况,积极与相关部门进行对接,做好道路保障及生产辅助工作,并且与运输公司沟通,在重点井站预备好罐车,把因天气原因影响产量损失降到最低。彻底消除了以前特殊天气槽车无法运行“坐等天晴”的被动局面。
同时,综合管理队将以非管道回收气增产增量为目标,与构建非管道气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提升本质安全、精细解剖和评价分析提高现场管理水平结合,抓机制完善、抓过程控制、抓考核激励,突出安全、质量监管,强化全过程、全方面监督管控,促进东胜气田非管道回收气产量再上台阶。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化工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化工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