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环氧丙烷新增132万吨、苯乙烯562万吨 产能激增引发过剩危机

2021-03-31 09:42:56 来源:石油和化工园区

  3月25日,中化泉州石化100万吨/年乙烯项目PO/SM装置首车环氧丙烷(PO)产品顺利装车出厂。泉州石化PO/SM装置的顺利投产,弥补了福建省内环氧丙烷一体化装置产品的空白,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该产品将供应万华、佳化等12家主流PO客户,客户辐射福建省内、浙江及江苏主流消费市场。

  在当下我国炼油产能普遍过剩,而化工产能仍存在区域上的供需不匹配的前提下,华东华南等地的炼厂在推进炼化一体化、提高化学原料产出以满足区域内需求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也将加速我国化工产业格局向着产能集聚和区域再平衡方向继续发展。

  PO/SM技术备受青睐

  PO/SM工艺技术主要由Lyondell Basell、Respol、Shell等公司所掌握,中国企业如常州瑞华化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万华化学等也致力于该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万华化学自主研发的PO/SM技术于2019年1月通过石化联合会成果鉴定。该技术具有三废少、联产物附加值高、能耗低、经济性好等综合优点,但技术长期被国外公司垄断。为促进国内环氧丙烷产业技术升级,万华化学组建团队开始乙苯共氧化法环氧丙烷制造技术自主研究开发,并与浙江大学产学研合作开展小试工艺技术研究。同时,万华化学自主设计建成的年产500吨环氧丙烷并联产1100吨苯乙烯工业化试验装置,也一次投料试车成功,并累计实现稳定运行超过90天。万华化学投资32.5亿元,在烟台实施该技术成果转化,建设一套年产30万吨环氧丙烷并联产65万吨苯乙烯的世界级规模工业化装置,该装置预计2021年建成投产。

  瑞华化工成立于2007年,致力于苯乙烯国产化工艺技术的研发推广,已向多家企业转让PO/SM技术,包括中信国安化工、浙石化二期、京博氢烃生化科技等。据悉,中信国安化工8/20万吨/年PO/SM项目已基本建设完工。据常州瑞华化工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志刚介绍,PO/SM工艺每生产一吨环氧丙烷会联产苯乙烯2.2~2.5吨,但是从综合折算成本计算,联产苯乙烯产品或将是此种工艺的一个优势。尤其在炼化一体化项目中,PO/SM工艺更具优势。

  产能激增将引过剩危机

  环氧丙烷产业

  由于环氧丙烷单价较高,且下游行业发展势头较好,加之绿色环保工艺技术开发获得突破,近几年来新上项目不断浮出水面。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国内环氧丙烷产能为328.2万吨/年,山东鑫岳、吉林神化、中海壳牌产能位居国内前三,分别为35万吨/年,30万吨/年、29万吨/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减弱,2021年国内将有多个环氧丙烷项目投产,详见表1。

  产能的快速扩长,将会对环氧丙烷市场形成冲击。从表1数据可见,2021年将有五套装置采用PO/SM生产工艺,涉及PO产能107万吨/年。

  苯乙烯产业

  2021—2022年全国苯乙烯将进入产能爆增期。从新增装置分布情况来看,我国苯乙烯产能分布偏北方,2020年国内苯乙烯新增产能265万吨,增幅高达52%。而2021年中国苯乙烯新增产能预计将达到562万吨/年。

  其中山东计划将有149万吨/年苯乙烯装置投产,届时仅山东省苯乙烯产能将增至296万吨/年,在山东产能大增的同时,山东周边市场产能也存在激增情况,其中天津渤化45万吨/年装置、洛阳石化12万吨/年装置将计划于三季度投产;华东地区将有141万吨新装置投产,山东市场不仅存在区域内供应竞争格局,也面临区域内及南下资源销售竞争格局。国内苯乙烯市场环境逐渐恶化。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化工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化工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首页 产品 商机 CAS 商城

化工助手-化工数据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