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要求
(一)攻坚目标
到2025年,基本消除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全省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0.1%,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十四五”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比率控制目标。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9市全面消除重污染天气,连云港、淮安、宿迁3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控制在1天以内,徐州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控制在2天以内。
(二)攻坚思路
坚持源头防控、系统治理,以火电、钢铁、水泥、玻璃、有色、焦化、石化、化工、工业涂装等行业和柴油货车、秸秆焚烧等领域为重点,全面提升污染治理水平,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坚持突出重点、分区施策,聚焦细颗粒物(PM2.5)污染,以秋冬季(10月一次年3月)为重点时段,根据苏北、苏南区域污染特征,提出针对性攻坚举措。坚持科学研判、协同应对,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全过程科技支撑,提升空气质量预测预报能力。完善应对机制,坚持重点行业绩效分级,落实差异化管控,精准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
二、大气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
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布局调整优化。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严格落实国家和省产业规划、产业政策、“三线一单”、规划环评,以及产能置换、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区域污染物削减、碳排放达峰目标等要求,坚决叫停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对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强化长效管理,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制造和清洁生产,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炼油、乙烯、合成氨等重点行业组织实施节能减排、绿色低碳改造。持续推动水泥常态化错峰生产。到2025年,全省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水平力争全部达到基准水平,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生态环境厅、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不再列出)
严格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强化法规标准等约束,利用能耗、环保、安全、质量、技术等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落后工艺、落后产品,持续推进化工行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大幅提升行业整体绿色发展水平。逐步推进步进式烧结机、球团竖炉、独立烧结(球团)和独立热轧等淘汰退出;推行钢铁、焦化、烧结一体化布局,鼓励有条件的高炉转炉长流程企业就地改造转型发展电炉短流程炼钢,进一步提高省内钢铁行业短流程占比。基本完成固定床间歇式煤气发生炉新型煤气化工艺改造,依法依规全面淘汰砖瓦轮窑等落后产能。重点针对耐火材料、石灰、矿物棉、独立轧钢、有色、煤炭采选、化工、包装印刷、家具、彩涂板、人造板等行业,开展综合整治,完善动态管理机制,严防“散乱污”企业反弹。(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局、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持续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开展涉气产业集群排查及分类治理,进一步分析产业发展定位,“一群一策”制定整治提升方案,树立行业标杆,从装备水平、生产工艺、产品质量、产能规模、能效水平、燃料类型、原辅材料替代、污染治理技术、排放限值、无组织排放治理、监测监控、环境管理、清洁运输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明确升级改造标准。实施拉单挂账式管理,淘汰关停一批、搬迁入园一批、就地改造一批、做优做强一批,切实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环保治理水平。2023年底前,完成一轮产业集群升级改造。完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落实以环评制度为主体的源头预防体系,严格规划环评审查和项目环评准入。高起点推进沿江地区战略性转型,推动沿海地区战略性布局和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钢铁、石化、化工、建材、纺织等重点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推进工业、农业、建筑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领域实施清洁生产改造。(省生态环境厅、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
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增加清洁能源消费,落实国家下达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新增跨省跨区通道可再生能源电力比例不低于50%。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并重,稳步有序开展海上光伏建设,加快推进光伏复合利用,全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优化风电发展结构,全力推进近海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稳妥推进深远海风电示范。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能。因地制宜利用生物质能,统筹布局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科学推进抽水蓄能开发。推进光热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非电化利用,加快推动氢能研究。到2025年,全省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力争达到6600万千瓦。(省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严控化石能源消费。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有序淘汰煤电落后产能,严禁新增自备煤电机组。大力推动煤电节能降耗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力争实现发电煤耗逐年下降。合理布点实施热电联产,推动3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机组供热改造,加快供热区域热网互联互通,发展长输供热项目,逐步关停整合管网覆盖范围内燃煤小热电和燃煤锅炉。加强散煤治理,大力推进“无散煤”省份建设,2023年底前全省基本实现散煤清零。有序推进电代油、电代气和煤改气、油改气工作,严格控制油品消耗,保持天然气适度增长。实施陶瓷、玻璃、石灰、耐火材料、有色、无机化工、铸造等行业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大力推进电能替代煤炭。到2025年,煤炭消费占比下降到52%左右,煤电装机占比下降到50%左右,煤电机组供电煤耗下降至290克/千瓦时左右。(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生态环境厅、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化石能源和新能源优化组合,推进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提升系统综合调节能力,加快调峰电站建设和新型储能设施规模化应用,大力推进火电系统灵活性改造,优先安排环保绩效水平高、完成全负荷脱硝改造的燃煤机组发电和调峰。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合理配置储能系统,提升在运机组调峰适应能力。提升跨区配置能力,提高供电可靠性及区外大规模受入、区内大范围转移和分布式电能就近消纳能力,稳步扩大区外清洁电力输入比例。科学做好化石能源对能源的保障兜底,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实现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到2025年,全省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260万千瓦时左右。(省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牵头,省科技厅、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面源污染精细化治理行动
积极实施“清洁城市行动”。建筑工地严格执行《江苏省重污染天气建筑工地扬尘控制应急工作方案(试行)》中“六个百分之百”要求,工地范围内无大面积未覆盖裸土,推进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设备,并将相关数据推送至监管部门。对城市公共区域、长期未开发的建设裸地,以及废旧厂区、物流园、大型停车场等进行排查建档,加强城市及周边道路两侧裸土、长期闲置土地的绿化、硬化,对城市周边及物流园区周边等地柴油货车临时停车场实施路面硬化。强化道路扬尘管控,扩大机械化清扫范围,推广主次干路高压冲洗与机扫联合作业模式,建立健全环卫保洁指标量化考核机制,大幅降低道路积尘负荷。城市建成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3%以上。加快智慧港口建设,干散货码头全部配备综合抑尘设施,从事易起尘货种装卸的港口码头实现在线监测覆盖率100%。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全省规模以上干散货港口适宜建设的,2023年底前力争实现封闭式料仓和封闭式皮带廊道运输系统全覆盖。(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生态环境厅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继续强化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强化源头治理,以妥善解决秸秆出路为着力点,全面提升秸秆收集、转运、贮存和综合利用等方面的能力,以用保禁、以禁促用,协调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因地制宜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全面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强化巡查督查,全面收集分析收割进度、气象预报、大气质量监测等综合信息,加大高速公路、高铁、机场等重点区域和夜间、雨前、收割高峰等重点时段的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秸秆、垃圾焚烧行为。创新巡查检查方式方法,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视频监控等方式开展巡查。强化目标考核,紧盯巡查重点时段内秸秆焚烧面积超200平方米(含)和垃圾焚烧面积超20平方米(含)的情况,对秸秆、垃圾禁烧不力,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严肃追究属地政府相关责任。(省生态环境厅、农业农村厅、发展改革委、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推进烟花爆竹禁限放工作。各地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由各级人民政府确定限制或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地点和种类。加强烟花爆竹禁限放宣传和巡查力度,依法查处违规销售、燃放烟花爆竹行为。(省公安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市场监管局、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重污染天气联合应对行动
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能力建设。健全和完善污染过程预警应急响应机制,加强预报预警能力建设,优化预警流程,实现“分级预警、及时响应”。2025年底前,未来7—10天区域污染过程预报准确率力争达90%以上。综合运用排放源清单、污染源在线监控、用电量及工况监控、卫星遥感等数据,加强空气质量与污染源关联分析,推动溯源追踪与成因研判。及时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效果评估,结合重污染天气成因分析,系统总结监测预报、预警响应、措施落实等各环节执行情况和成效,梳理薄弱环节,不断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加强环境空气质量中长期趋势预测,根据需要规范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省科技厅、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优化重污染天气预警启动标准,黄色预警以预测日AQI>200或日AQI>150持续48小时及以上、橙色预警以日AQI>200持续48小时或日AQI>150持续72小时及以上、红色预警以日AQI>200持续72小时且日AQI>300持续24小时及以上为启动条件。(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省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强化应急减排措施清单化管理。按照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江苏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等要求,各设区市每年9月底前完成重点行业绩效分级评价和应急减排清单修订工作。严格按照要求,公平、公开、公正开展绩效评级,逐条对标对表,确保绩效分级结果真实有效。工业源应急减排措施应落实到具体生产线、生产环节、生产设施,做到可操作、可监测、可核查,企业作为责任主体,应制定“一厂一策”操作方案并落实到位。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豁免政策,加大豁免企业培育力度,提升企业治理水平,完善豁免企业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将特殊时段禁止或限制污染物排放要求依法纳入排污许可证。(省生态环境厅牵头)
深化区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污染防治措施的要求,加强长三角区域及苏皖鲁豫交界地区联防联控,落实《苏皖共同建立“2+12”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工作备忘录》要求,强化区域协同监管、重污染天气联合应对,推动建立健全区域数据共享平台、区域应急联动机制,推进执行统一的环境管理要求,同步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积极开展联合交叉执法。(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省各有关部门配合)
六、强化监管执法攻坚行动
严格日常监管执法。全面推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建立健全以污染源自动监控为主的非现场监管执法体系,推动企业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创新执法方式方法和手段,加强执法APP、便携式监测设备、在线监控、卫星遥感、无人机、用电监控、走航监测等应用,提升执法效能。加强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运行监管,开展CEMS专项检查,提高监测数据质量,确保数据及时、完整传输。建设区域联合执法信息共享机制,开展跨区域大气污染专项治理和联合执法。在锅炉炉窑综合治理、煤炭质量、柴油车(机)、油品质量、扬尘管控等领域实施多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加强执法监测联动,重点查处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旁路偷排、未安装或不正常运行治污设施、超标排放、弄虚作假等行为。督促相关问题整改到位,并举一反三加强监管;违法情节严重的,依法严厉查处,公开曝光典型案例。(省生态环境厅、工业和信息化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公安厅、市场监管局、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监管执法。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系统部署应急减排工作,加密执法检查频次,严厉打击不落实应急减排措施、超标排污等违法行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违法行为从严处罚,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依法查处。重污染应急减排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对相关企业依法处罚,并按规定下调绩效分级。(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省各有关部门配合)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化工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化工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